2022-06-30
为选树宣传我市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鼓励引导社会各界群众践行道德规范、感受道德力量,凝聚起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市文明办、市疫情防控办组织开展了抗疫“宁波好人”选树活动。经基层群众推荐、资格审核、综合评定和网上公示,确定61名抗疫“宁波好人”。 其中,卫生健康系统有15人上榜↓
入选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1.陈冰冰海曙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科科长、工会主席
2.陈迎宁鄞州区卫生健康局医共体管理办公室主任
3.廖茂良慈溪弘和医院党支部委员、检验科主任
4. 陈玺华慈溪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教授
5 .薛 瑜 宁海县中医医院党政办主任、工会主席
6. 张剑达象山县中医医院医疗健康集团茅洋分院党支部书记、院长
7.钱华祥海曙区横街镇卫生院预防保健科科员
8. 张 渊镇海区龙赛医疗集团一体化管理呼吸科副主任
9. 王 赟北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防制科副科长
10. 杨素青慈溪市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慈溪市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科长
11. 章金川宁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检科主任
12. 张栋梁宁波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所副所长,副主任医师
13. 王 婳宁波市第二医院重症支部书记、重症医学科副主任
14. 郑 琳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微生物组长、检验科教学主任、检验科行政秘书
15. 干雪琴宁波市康宁医院护理部主任
昨天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抗疫“宁波好人”基层抗疫工作者代表记者见面会,邀请了6位代表分享抗疫一线故事,其中包括宁波市第二医院重症支部书记、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王婳和鄞州区卫生健康局医共体管理办公室主任陈迎宁。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抗疫故事↓记者见面会现场。
王婳
我是一名从医16年的重症医生。去年12月以来先后两次支援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担任医疗组长、临时党支部书记,参与隔离病房改造建设与患者救治工作。我们重症医生讲究一个“守”字,守在危重症患者身旁,第一时间发现病情变化,进行对症处理,确保生命平稳度过危重期,这与新冠肺炎的治疗非常相似。不同的是,新冠肺炎病毒特别是德尔塔和奥密克戎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更加狡猾。医务人员需要全副武装在隔离病房工作,从生理和心理上,都是巨大的考验。生理上,6小时一班,不吃不喝,高强度工作;心理上,长达一两个月两点一线奋战,与家人长时间分离。面对种种困难,我们团队的医务人员咬紧牙关,迎难而上,为打赢新冠疫情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陈迎宁
我在医疗卫生系统工作21年多了。新冠疫情发生后,我主要从事鄞州区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的管理工作,同事们开玩笑说我是鄞州隔离点的“总管家”。我们鄞州区最多的时候日在用集中隔离点67个、日新开隔离点28个,日隔离人数6000多人。隔离点是感染新冠肺炎风险最高的地方,也是“抗疫”最前沿的地方。我们的工作目标,就是把每项工作、每个细节做到极致,保证隔离人员的安全,切断疫情传播链条。
答
记
者
问
想请问一下在座的代表,你们在疫情防控一线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或者挑战是什么?
王婳答:对我来说最大的挑战,包括生理上和心理上两方面。医护人员进入隔离病房就不能吃喝,白班的同事还能坚持;但夜班的医生要从下午4点坚守到第二天早上8点,长达16个小时,忙完临床工作,夜班医生到值班房休息,也必须全程戴着N95口罩,大冬天即便没有开热空调也会被憋得浑身大汗,16个小时下来往往头晕脑胀、又饿又渴又累,大家一回到驻点宾馆能喝上满满一升水。除了生理上的重压之外,还需要承受心理上的压力。我在担任隔离病房医疗组长期间,除了临床诊疗,还要负责对内对外的各项协调,患者从隔离酒店、方舱医院转运到定点医院,要确保严丝合缝的闭环式管理。有一次原本计划上午8:00病房启用开始接收病人,结果当天凌晨3点钟收到转运信息,病人6点就要送达。当时,整个人就进入了高度紧张、全负荷运作状态,我们整个团队三天三夜不眠不休艰苦鏖战,对接转运、采集病史、协调检查,报卡、汇总信息,14个工作群里不断冒出未读的“红点”提醒,几乎到了应接不暇的地步。幸运的是尽管我是第一次担任医疗组长,但是组员们都是经历多次疫情的老队员,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很快熟悉了在外院作战的各项流程。
陈迎宁答:我觉得最大的挑战是始终在高压下工作,心里的弦始终绷着,需要随时应对各种突发状况。隔离点的人员年龄不同、健康状况不同、各方面差异往往很大,像是个小社会。面对7天甚至14天的集中隔离,很多人会产生负面情绪,甚至出现身体突发状况和过激行为等。比如,我们遇到过有隔离人员服用了自己从国外带回来的保养品突然牙关紧闭,口吐白沫的;比如,我们也遇到过值班电话响了,来电的老人说了“我要晕倒了”之后就没有声响了;再比如,我们也遇到过有隔离人员隔离期间产生负面情绪,猛踹隔离点工作人员的……类似的突发情况,随时可能在集中隔离点出现,需要及时、安全、妥善处置,考验着团队应对突发状况的综合能力。我也很感谢所有在鄞州隔离点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员,正是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从2020年以来,鄞州区已经隔离了10万多名人员,至今未发生一起隔离点感染,没有发生一起由于隔离点工作人员处置不及时而导致的意外事件。
自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宁波经历了多次疫情防控的硬仗,我想请问陈迎宁主任,对宁波的防控工作有哪些体会?
陈迎宁答:我的最大体会是疫情防控工作举措变得更有效率了。疫情刚发生时,我们的隔离工作像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行,人员构成主要是卫生健康系统的同行。现在,心态上更从容了,方向更明确了,多部门联合组成团队的形成了巨大的合力。最直观的一个变化是,隔离点的管理更加精细、规范和高效。以前,一个隔离点往往要经过1-2天的准备才能接待隔离人员。现在,我们通过提前储备和培训工作人员,实行24小时全时备战制。一旦接到命令需要开启新的隔离点,能确保1小时内完成所有工作人员集合,4小时内完成酒店防疫改造,6小时内接待隔离人员。
再过几天就是“七一”了,请问作为一名党员,是如何在抗疫一线中践行初心使命的?
王婳答:作为定点医院医疗组的临时党支部书记,经历这次抗疫,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这句话的含义。隔离病房的医护团队来自不同的医院或岗位,一开始大家并不熟悉,然而临床工作中团队协作至关重要。这时党支部就成了一线开展工作、凝心聚力的堡垒。作为支部书记,我还经常同每位同志谈心,了解他们的情况,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我们24名党员的心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大家斗志昂扬,不怕苦不怕累,发扬了伟大的抗疫精神。支部是堡垒,那么每个党员都是竖立在一线的一面旗帜。只要有情况,党员冲在最前线,随时顶上。记得有一天夜里12点,一家三口确诊新冠肺炎要转到隔离病房,人手不够,我在工作群里一喊,党员同志带头报名,进入隔离病房协助工作。这其中,有许多人白班结束才没几个小时,也有人第二天一早还要继续在隔离病房工作。在党旗的引领下,我们这支队伍锤炼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的骨干团队,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驻扎病房54天,共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10人,为新冠疫情的动态清零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想问问在座的代表,你们是如何兼顾好家庭和工作的,此刻有什么特别的心里话要对家人说?
王婳答:我先生也是一名医生,我们是宁波二院的双职工,所以陪伴孩子的时间非常有限。今年孩子刚好面临小升初,因为工作的缘故陪伴女儿的时间更少了,心里感到亏欠。不过非常欣慰的是,女儿很懂事,家人的支持提供了巨大的动力,让我可以全身心投入工作。印象最深的是,去年12月11日接到命令第二天要去支援定点医院,原本以为女儿会很不舍,没想到她脱口而出,“妈妈,我明天可以和同学说,我妈妈去抗疫了”,我能感受到女儿这时的自豪。后来有一次,医院统一送来物资,先生和女儿给我准备了一大袋日用品,上面还贴着纸条,写着:妈妈,注意安全,平安归来。当时,我的眼眶就湿了,30多天没有看到孩子,真的非常想念,但是看到孩子这么懂事,更觉得充满力量。
陈迎宁答:我有两个孩子,大女儿今年中考,疫情以来,我几乎没有管过她的学习与生活。她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比如自己放学回家,购买学习用品,有时候还要帮忙照顾弟弟和做家务。小儿子在读幼儿园,这几年来,我只有一个周末陪他在公园玩过两个小时,他偶尔也会我撒娇:“妈妈,你可以好好陪我玩,不接工作电话吗?”说实话我也很想多陪陪孩子,虽然家里离单位就5分钟距离,但是疫情防控任务这么重,忙起来的时候甚至没时间回家睡觉。我的先生和双方父母承担了家里全部的家务,让我可以一心扑在工作上,我非常感谢他们对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向所有抗疫工作者致敬!
向身边的抗疫先进学习!
End
编 辑:曹 歆
责 编:孙美星
来 源:宁波市文明办 宁波市疫情防控办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云好人》网站看到的,谢谢!请记住永久网址:http://www.yunhaor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