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我市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分别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新春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发扬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谱写军民鱼水之情。一副副春联,一封封慰问信,一句句暖心的话语,既营造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又增强了退役军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实实在在地让退役军人和军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宁波市“甬尚老兵”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总队及区(县、市)等14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大队授旗。
此外,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民政厅组织的第三届浙江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近日在温州圆满结束。经过初赛和决赛激烈角逐,宁波在本届大赛中取得2金3银5铜以及10个优秀奖的佳绩。其中,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海曙区以及奉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单位选送的“我为烈士修遗物”志愿服务项目、“您好,老兵”尊崇残疾退役军人项目,在全省445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分获本次大赛金银奖。
据悉,2019年以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充分发挥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作用,引导退役军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推动全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化、服务内容精准化、服务需求清单化,全面提升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733支、志愿者9000余人,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13.7万场次、30.6万小时,服务对象超120万人次。2022年8月,市“甬尚老兵”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总队获第七届浙江省慈善奖志愿服务奖。
办实事解难事社会化优抚让新春更暖心
1月中旬,宁波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牵手鄞州区东柳街道月季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展“爱聚月季心暖双拥”新春志愿服务活动,为退役军人及军属和社区居民送上“特别”礼物——足不出户免费理发,还能拎大米和油回家。
2022年8月30日,宁波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与月季社区签订《“双百联盟聚力共富”党建共建框架协议》,建立党建联盟,创新构建基层党建融合互促新格局。
此次活动是党建联盟成立后开展的第二场线下活动,来回穿梭的“甬尚老兵”志愿服务总队志愿者和东柳街道“红柳营”公益服务队志愿者,成为活动现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活动现场,免费理发、配钥匙、修雨伞、健康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一应俱全。
春节来临之际,慈溪市退役军人志愿者联盟志愿者一行先后走访了浒山街道、白沙路街道、横河镇等地的15位老兵,为他们送上新春祝福和暖心年货,让老兵们提前感受到新春的温暖。
每到一处,志愿者都会与老兵进行亲切交谈,感谢他们的付出,细心询问他们的近况与诉求,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积极为其排忧解难。
“甬尚老兵”退役军人系列活动,合理调动社会资源开展走访慰问、健康体检、技能培训、志愿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拥军服务,让老兵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来自社会各阶层的关爱与尊崇。我市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积极探索社会化拥军优抚新模式,为优抚对象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在全社会营造出双拥浓厚氛围,增强了优抚对象的荣誉感和获得感。
镇海区“红星志愿服务队”成员在市文化广场81号志愿服务We站为青少年上泥塑课。
创平台树典型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化
老兵宣讲擦亮“红色品牌”。我市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动员“五老”代表(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专家和老模范)组成“志愿讲师团”,建立“理论宣讲人才资源库”,结合开学第一课、八一建军节、烈士纪念日等,赴军营、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开展“订单式”红色宣讲,抢占传承红色基因“制高点”。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70余个老兵宣讲团、450余名讲师,累计开展宣讲1300场次,受众达30万人次。
红色驿站架起“互学桥梁”。全市遴选100家“新时代退役军人红色驿站”作为模范志愿服务点,常态化开展“点亮驿站”行动,线上按一星至五星设置“点亮”系数,线下集中组织观摩学习,引导各地志愿服务队在“标准+示范”建设中比学赶超,提升志愿服务专业性,形成互评互促、条块互动“一张网”。如,2021年4月以来,鄞州区东福社区军嫂红娘队定期开展各类相亲活动,为现役、退役军人搭建鹊桥,累计牵手成功78对。
选树典型建强“头雁队伍”。持续开展“最美退役军人”评选、“十佳志愿者”表彰、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项目比赛等活动,挖掘急难险重、文明实践、平安创建等方面志愿典型人物、事例,借助电视、广播、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形成宣传矩阵,带动提高全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先后挖掘、评选退役军人优秀代表200余人,评选优秀志愿服务项目44个,涌现出丁国年、储吉旺、江中民等优秀老兵代表,挖掘出“我为烈士来寻亲·客葬异乡英烈回家”“我为烈士修遗物”“您好,老兵”等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强规范重服务推动志愿服务内容精准化
找准长效“支点”,规范常态运转。依托市文明办、市志愿者协会、We志愿APP等载体,制定《退役军人志愿服务管理办法》《退役军人志愿者管理办法》等5项制度规范,把志愿服务与管理办法有机结合,形成专班化运营、分类化实施、长效化保障等工作机制。如,海曙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区委组织部、文明办、民政局、81890救助服务中心等部门资源,多行业、跨领域建立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联盟,统筹指导开展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工作,目前共注册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伍167支、志愿者1070名。
着眼专业“优点”,精准无缝衔接。运用退役军人服务管理系统,准确掌握退役军人志愿者专长,组建医疗咨询、应急救援、铁血联盟等志愿服务队,开展“一对一”“多对一”针对性志愿服务,助推服务由“大众化”向“专业化”转变,促使志愿需求与专业服务无缝对接。如,平均年龄70岁以上的军休干部医疗志愿服务队,先后20多次送医下乡,服务群众1500余人次。此外,余姚战狼户外公益救援队参加本地区及周边兄弟城市各类救援100余次,队员年人均公益服务400小时以上。
紧盯服务“重点”,提升技能水平。对标全国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制定“老兵模式”志愿服务水平提升方案,结合应急救援、抗台救灾、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志愿服务,采取政府补助、社会捐赠、群众参与的方式,多形式开展志愿服务,提高志愿者组织动员力、快速反应力、应急战斗力,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如,台风“烟花”“利奇马”期间,全市460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3万余名退役军人志愿者参与防台工作,协助转移群众2.8万人。
台风天,海曙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与四叶草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队员协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优体系抓管理推动志愿服务需求清单化
拓展力量,优化服务体系。立足“1个市级总队+14个区(县、市)大队+156个乡镇(街道)中队”三级志愿服务阵地,建立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指挥调度中心,成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81号)“We站”,建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志愿队伍体系,贯通市—区(县、市)—乡镇(街道)三级志愿服务网络,点单、派单、评单实现一站完成。截至目前,800多人通过“We站”完成“订单式”志愿服务4600余项。江北区“助茧成蝶”志愿服务队有效解决120名随军军嫂就业、生活等“水土不服”问题。
因地制宜,强化动态管理。坚持“三个一队”(组建一队、带动一队、招募一队)、“三个优先”(党员优先、专业技术优先、实战经验优先)原则,各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依托人武部、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发动优秀退役军人牵头组建志愿服务队,创建有区位特色、专业特色、军味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确保志愿服务可持续、有活力、接地气。宁海县“缑城老兵”志愿服务队认领微心愿360个,关爱帮扶残障人士、独居老人等2700余人次;奉化区“亮剑”志愿服务队协助村社开展服务活动400余次,累计轮值服务3600人次,服务时长超过2.5万小时。
搭桥连心,细化需求清单。构建“清单化”工作模式,以退役军人“轮值站长”“老兵互助”“微心愿”等志愿服务为依托,深入了解各类优抚对象群体的不同诉求,对其需求进行深层次归纳,建立需求清单,按清单开展走访连心、帮扶连心、调解连心、结对连心、圆梦连心的“五连心”活动,细化为生活照料、医疗服务、个案帮扶、事务代办、精神慰藉、化解矛盾等六大类别。奉化区为403名残疾程度1级至4级及患重病的高龄老兵家庭,提供就医陪诊、入院陪护、康复指导等健康关爱服务。(中国宁波网)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云好人》网站看到的,谢谢!请记住永久网址:http://www.yunhaoren.com